貿易壁壘之下,淄博外貿何處借道突圍?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新選擇。
淄博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值為402.3億元,已占到全市外貿總額67%,并呈穩定增長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除傳統訂單采購外,我市有多家企業通過建工廠、設辦事處、技術合作、共建生產線等方式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辟市場,涵蓋陶瓷、玻璃、化工等優勢制造領域。淄博外貿正經歷從單一產品走貨向“技術+產線+服務”全方位合作的結構性轉型。
位于臨淄區的樂山玻璃建材有限公司頗具代表性。這家成立于2004年的傳統建材企業,曾深陷國內價格戰和同質化競爭。去年年底,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淄博—安格連經貿合作交流會,并隨市貿促會赴烏茲別克斯坦實地考察,敏銳捕捉到當地建筑行業爆發式增長帶來的商機,迅速決策在烏設廠。這一跨境合作采用了“淄博研發+本地制造”的模式,極大縮短了產銷供應鏈。目前項目已進入征地階段。
持續優化的物流通道為此類國際合作提供了支撐。“齊魯號”中歐班列新增線路不斷豐富與延伸,“班列+跨境電商”“班列+冷鏈物流”等新模式迅速發展,淄博的“內陸港”為企業高效鏈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搭起了橋。
透過樂山玻璃這一樣本,可以清晰看到淄博傳統產業借力“一帶一路”實現轉型升級的可行性路徑。
首先,精準的產能對接。打開國際視野,將國內優勢產能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缺口高效匹配。其次,持續的產品升級。深耕目標市場需求,以技術賦能實現產品優化,避開國內同質化競爭,開辟價值藍海。第三,躍升的合作維度。以貨貿為切口,推動技術與服務輸出,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構建更緊密、更可持續的合作關系,拓展更具韌性的外貿空間。
未來破局的關鍵在于:能否將個案探索轉化為規模勢能,構建一個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生態體系,讓更多淄博企業和淄博制造沿著“一帶一路”開枝散葉,為淄博外貿開辟更多出海通道。
“一帶一路”,期待越走越寬。
來源:淄博市融媒體中心 曾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