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4日,以“數智驅動 開放共贏”為主題的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在北京首鋼園舉行。11日,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產險”)在活動現場舉行創新成果發布及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儀式上,平安產險發布了綠色保險、科技保險等領域的多項國內首創實踐成果,并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集中展示平安產險在服務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創新探索。原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理陳遙,平安產險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史良洵等出席活動。
史良洵在致辭時表示,當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已成為新一輪高水平開放的重點領域。平安產險始終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積極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推動自身經營與國家戰略有機結合,全力做好金融的“五篇大文章”,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平安貢獻。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服貿會現場,平安產險聯合中央財經大學、交通運輸部研究院發布了《保險助力綠色交通發展藍皮書》。這份藍皮書圍繞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綠色物流、綠色航運、軌道交通五大綠色交通場景,全面展示了保險護航綠色交通全產業鏈的路徑、方案和實踐。
活動現場,平安產險還聯合中再產險、西北工業大學發布《低空經濟新興風險治理與保險創新白皮書》,詳細介紹了低空經濟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和應用場景,深入闡述了低空經濟產業鏈各環節的風險管理需求、難點、痛點和創新探索方向等,并提出保險如何在低空經濟領域中發揮減震器、穩定器作用,助力低空經濟蓬勃發展。
2025年5月,為加速低空經濟產業保險研究與創新,平安產險聯合中再產險成立了低空經濟新興風險研究院。《低空經濟新興風險治理與保險創新白皮書》的發布,標志著平安產險在低空經濟風險治理及保險產品創新領域再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截至目前,平安產險已累計承保超15萬架無人機,提供風險保障超過900億元,為低空航空器提供賠付金額超11.7億元。
打造“保險+服務”模式
全力服務新發展格局
在服貿會上,平安產險圍繞服務新發展格局,重點展示了多個具有原創性、創新性的“保險+服務”案例。
在服務國際循環方面,平安產險聚焦服務企業“走出去”,以“科技出海、航運安全、信息安全、人員安全”等為核心場景,不斷創新保障產品和服務,并運用國內財險直保公司首個全球風險減量管理服務平臺——EagleX,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打造立體化的風險保障體系,筑牢海外安全防護網。例如,在科技出海方面,平安產險攜手安聯移動出行推出了“出口車輛延長保修風險解決方案”,覆蓋“國內測試-國際認證-技術賦能-風險優化”全流程解決方案,填補了中國汽車出口售后短板。
在服務國內循環方面,平安產險聚焦旅游出行安全場景,創新推出“平安行·出行安全守護計劃”,創新引入“防、救、賠、用”模式,將“事后賠付”主動轉向“風險管理”,打破原有傳統保險“事后賠”的界限,延伸“保險+救援”服務鏈條,嵌入保險的核心價值。
同日,平安產險與瑞典保賠協會(The Swedish Club)簽署合作協議,將為中國遠洋船東提供遠洋保險賠付產品和服務。同時,平安產險與教育部留學中心共同發布留學人員海外公益救助保險產品,并舉行了留學人員海外公益救助保障項目服務的簽約儀式,為留學生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務。
平安產險表示,公司將繼續攜手各界伙伴,持續優化服務品質、拓寬服務邊界、深化產品創新,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全力書寫金融“五篇大文章”,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局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 金融時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