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商期貨自主研發的大宗商品管理系統“貨立方”實現了期現業務全流程線上化操作。該平臺聚焦大宗商品流通核心業務場景,構建了從現貨定價、估值結算、貨權管理到風險控制的精細化閉環運營體系,有效解決了傳統現貨系統貨權不明、結算滯后、風控割裂、難以支持衍生品動態定價等行業痛點。通過構建科技-產業-金融深度融合的生態體系,標志著浙商期貨在服務大宗商品行業全鏈路管理方面取得關鍵突破。
該平臺是浙商期貨響應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業務管理規則》及行業數字化轉型要求的重要成果。平臺基于流批一體與AI融合的新一代流式處理體系,構建了“多流關聯-時序聚合-模型智算-服務協同”的數據流融合引擎,突破傳統合同價格剛性約束,實現庫存價值科學量化,具備實時結算與多維風控能力。平臺填補了國內期現一體化管理的空白,形成可復制的標桿案例,對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廣與示范意義。
作為期貨行業首個自主研發的期現業務一體化管理系統平臺,“貨立方”依托三大功能模塊建立差異化優勢:其一,針對現貨端,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度聚焦大宗商品垂直領域,以合同為主線,貫通客戶管理、合同管理、庫存管理、資金收付及發票管理等關鍵環節,結合資信評級、授信等精細化監控,構建覆蓋大宗商品全供應鏈的運營閉環,顯著提升企業經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優化客戶體驗,驅動價值增長;其二,針對期貨端,打造智能結算中心,支持兼容保監中心及融航結算單,通過自動計算現貨與期貨對沖頭寸的匹配度,實現期貨交易持倉數據的一站式管理,提升結算準確性;其三,針對大宗商品期現結合業務的風控難點,建立覆蓋客戶、合同、倉庫及商品等多類對象的多模板風控體系,支持風險規則實時切換與異動響應,推動企業實現從“被動合規”向“主動防御”的戰略轉型,全面提升風險管控的智能化、精準化與系統化水平。
浙江作為大宗商品消費與貿易大省,匯聚了大量化工、有色金屬、農產品等產業鏈核心企業。“貨立方”通過強化基差貿易場景適配性,覆蓋大宗貿易各類業務場景,推動大宗商品基差貿易走向標準化、透明化、智能化,為實體企業提供穩健、高效、可信的貿易基礎設施。據試用企業反饋,該平臺不僅顯著提升業務運營效率,還有效幫助企業規避關鍵業務環節的潛在風險。
目前,“貨立方”已為公司管理約220億規模的風險業務,有望服務上萬家大宗商品相關企業,市場規模超萬億。面對宏觀環境波動、貿易格局演變與技術迭代加速的行業背景,“貨立方”以服務大宗商品貿易為核心,持續推動功能迭代與體驗升級,為企業提供覆蓋貨物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應對挑戰、釋放期現結合的管理價值。
展望未來,浙商期貨將以“貨立方”為基礎,深化與期貨風險子公司、大宗商品貿易企業、供應鏈服務企業的系統合作,依托浙江省大宗商品產業集群優勢,以技術賦能構建規范、透明、高效、可信的大宗商品市場生態,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