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布公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將吸收合并下屬全資子公司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郵惠萬家銀行)。郵儲銀行就相關問題回答媒體提問。
問:此次決定吸收合并郵惠萬家銀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郵惠萬家銀行是郵儲銀行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冊資本50億元,注冊地在上海市。郵惠萬家銀行定位于“服務三農、助力小微、普惠大眾”,依托“數據+場景”,構建開放共享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是郵儲銀行數字化轉型的試驗田,承載了新業態、新模式探索試點的重任。郵惠萬家銀行自成立以來,對線上銀行運營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一定發展成效。截至2025年6月末,郵惠萬家銀行資產規模達到120億元,年均增速29%;存款72億元,年均增速120%;開戶客戶數量達到1645萬人。本次吸收合并旨在優化整合資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符合郵儲銀行長期戰略規劃,主要考慮如下:
戰略整合。隨著銀行業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郵儲銀行數字化轉型也在不斷加快,手機銀行的功能迭代和運營優化突飛猛進,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及微信銀行等電子銀行渠道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通過充分發揮線上、線下資源稟賦,推動線上線下協同效果大幅增強。設立郵惠萬家銀行的初衷,是依托其線上優勢,更好地彌補郵儲銀行物理網點覆蓋局限,解決純線下零售金融服務成本過高、風險較大的發展難題,探索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在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郵儲銀行的線上能力不斷增強,郵惠萬家銀行線上運營的優勢不再明顯。此時郵儲銀行吸收合并郵惠萬家銀行,能夠將郵惠萬家銀行過去幾年積累的優秀線上運營經驗整合到郵儲銀行發展大局中,對郵儲銀行線上業務是強有力的補充,有利于形成“1+1>2”的發展合力。
優化資源配置。郵惠萬家銀行憑借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深耕積累,鍛造了一支具有扎實互聯網金融專業知識和豐富實戰經驗的人才隊伍。吸收合并后,依托郵儲銀行更為多元的業務場景、完善的資源支撐體系,郵惠萬家銀行的人才資源可以融入更大的發展平臺。郵儲銀行根據員工的專業特長、能力優勢和發展需要,在更大范圍內靈活調配人才,充分發揮人才價值,為郵儲銀行發展注入新動力。
降低管理成本。郵惠萬家銀行為滿足商業銀行合規運行的要求,需要建立并維持一套與郵儲銀行相同的IT系統、運營及風控隊伍。郵儲銀行吸收合并郵惠萬家銀行后,將有效降低郵儲銀行的管理成本,并有助于郵儲銀行將資源投入到互補性更強的領域,提高郵儲銀行整體運營效率。
問:吸收合并郵惠萬家銀行后,郵儲銀行數字化轉型方面還有哪些舉措和創新手段?
答:郵儲銀行持續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寫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圍繞科技能力、業務經營、風險防控等方面全力推進,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字生態銀行,提升全行經營質量和管理效率,助力全行業務高質量發展。
一是夯實科技能力基座。提升科技核心系統自主可控能力,全面推廣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統,扎實推進新一代資金核心系統、財務核心系統建設。夯實統一數據底座,深化“采、存、算、用、管”能力,充分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潛能。深化業務與技術深度融合,深度應用大模型等前沿技術,打造多場景智能應用矩陣,全面推進前臺業務服務、中臺產品風控、后臺運營管理數智化轉型。
二是深化業務經營管理。外部客服服務方面,圍繞“全客戶、全旅程、全產品、全渠道、全場景”重塑體驗,提升業務經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線上以手機銀行為核心打造個人客戶經營服務主平臺,線下以網點為抓手構建“點+圈+網”金融生態系統,升級“郵你同贏”服務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服務,打造集易財資、易企收、易企付、易企營、易企聯、易企管的“郵銀財管+”數智服務體系助力企業重塑財務價值鏈。內部企業經營方面,依托數字化技術提升決策分析能力,賦能基層業務拓展,實現內部經營管理降本提效。個人端基于多維度標簽形成策略推薦體系,向分行輸送“客群—畫像—觸客”多維一體的集合策略,助力基層精準識別客戶需求、定向推送適配產品,提升營銷轉化效率。企業端迭代完善“SPREAD”靶向營銷系列工具,開發公司客戶經理智能助手,搭建整合全機構層級、全信貸用戶角色、全信貸生命周期的“公司通”系統,以集約化運營、線上化協同的立體服務網絡提升公司客戶拓展效能。
三是筑牢風險防控體系。一方面,加強數字化風控能力建設。不斷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升級新一代企業級反欺詐系統、企業級信用審批系統等風險管理平臺,持續完善零售及非零售模型,構建智能電詐風險畫像。另一方面,強化數字金融風險防范,推進數據安全精細化管理,建設監測系統與智能化安全運營平臺,強化網絡安全防護與安全大數據運營,全面提升風險識別與安全分析能力。
問:吸收合并對郵儲銀行當期財務報表有何影響?長遠來看,對郵儲銀行的業績表現有何影響?
答:由于郵惠萬家銀行是郵儲銀行100%控股的全資子公司,母子公司吸收合并對郵儲銀行集團當期的財務報表基本無影響。具體來看:
集團合并層面,母子公司吸收合并不改變郵儲銀行所能控制的經濟資源,不影響整個合并集團對外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銀行單體方面,合并后,郵儲銀行個別資產負債報表中增加郵惠萬家銀行原持有的相關資產、負債項目;減少對郵惠萬家銀行的長期股權投資,并承接成立以來的累計留存收益。郵惠萬家銀行本期至吸收合并日已實現的當期凈損益,無須并入郵儲銀行的個別利潤表。
長遠來看,郵儲銀行吸收合并日承接的郵惠萬家銀行的存量貸款、存款和資金,業務規模較小,且資金和貸款業務自然到期后不再續作,對郵儲銀行未來的業績表現整體影響較小。
問:此次吸收合并對郵儲銀行的資本充足情況有何影響?
答:此次吸收合并對郵儲銀行集團口徑數據無影響。郵儲銀行法人口徑下,由于子公司資本耗用較低,因此合并后,法人口徑資本充足率略有提升。
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