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超過500萬億元,5年來年均增長9%,全球最大信貸和第二大保險市場地位更加穩固。”9月22日,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以來,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金融服務再上新臺階,金融監管開創新局面。
融資主渠道作用有效發揮
據李云澤介紹,行業綜合實力更加雄厚。信托、理財、保險資管機構管理資產近100萬億元,規模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全球1000強銀行中,143家中資銀行上榜,前10位我國占據6席。融資主渠道作用有效發揮。5年來,銀行業保險業通過信貸、債券、股權等多種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新增資金170萬億元。
李云澤表示,“十四五”以來,金融監管總局堅持從經濟社會大局出發,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統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服務質效明顯提升。可簡要概括為“一增一優一補”即增供給、優結構、補短板。
增供給方面,全力支持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基礎設施貸款余額54.5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62%。優結構方面,著力引導資源向新質生產力集聚。加強科技信貸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近19萬億元,年均增速超20%。補短板方面,切實強化薄弱環節金融支持。去年以來,牽頭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發放貸款22萬億元。
“去年以來,我們積極推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科技企業并購貸款和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四項試點’,累計為科技領域新增投資超過萬億元,有效促進了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李云澤說。
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放在首位
“‘十四五’時期,我們始終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作為監管部門的首位主責,把穩妥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作為重中之重。”李云澤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堅決落實“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16字方針,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具體而言,穩妥處置高風險機構。重點地區“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險方案,綜合采取兼并重組、在線修復、市場退出等多種方式,有力有序推進實施。加快推進改革轉型。5年來,農信社改革蹄疾步穩,過半省份組建省級法人機構。城商行改革重組有序實施,股份制銀行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與此同時,我們也積極助力化解房地產和地方債風險。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據李云澤介紹,金融監管總局牽頭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貸款超過7萬億元,支持近2000萬套住房建設交付,有力保障廣大購房人的合法權益。
此外,李云澤表示,保險法修訂正在加快推進。監管制度與時俱進,不斷完善。
(來源:中國證券報 張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