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保險行業進一步加大對健康險產品和服務的投入力度,其中,中高端醫療險持續發展,成為競爭格外激烈的領域。從健康險內部結構看,醫療險增長顯著,占比提升較快,發展勢頭明顯好于重疾險,成為健康險市場新的支柱。同時,與醫療險相伴的健康管理服務變得更加豐富,成為險企押注的重要賽道。由險企設立的專業健康管理公司的陣容也在壯大,未來,保險與健康管理有望進一步深度融合。
醫療險發展勢頭強勁
對于當下行業發展健康險特別是醫療險的趨勢,多位險企人士表示,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與DIP(按病種分值付費)醫保改革,將構建基礎醫保托底、商保分層供給的立體化健康保障新格局,給商業健康險帶來諸多產品創新機遇,今年,商業健康險創新藥品目錄的制定,都為醫療險發展增添了動能。
“公司正在全面推進健康險和健康服務布局,將資源向健康類業務傾斜,大幅提升健康保障型業務年化新保費的占比,重點關注一年期健康險和健康服務。”華南地區一家壽險公司負責人表示。據了解,其一年期健康險主要發力方向是中高端醫療險。
醫療險成為各大險企發展健康險的主要戰場,讓健康險內部結構進一步發生變化,據了解,醫療險目前已經成為健康險市場的新支柱,取代了以往重疾險的主導地位。
據業內人士介紹,健康險主要由重疾險、醫療險、護理險、失能險等險種構成,醫療險和重疾險目前占據著健康險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護理險、失能險雖然也有險企在布局,但占比仍然比較小。
嵌入健康管理服務
目前,一些險企在嘗試把健康管理服務嵌入健康險,推動客戶進行自我健康管理,鼓勵客戶定期體檢,降低疾病風險。越來越多的健康險產品正在走出傳統的純保險保障模式,一張保單通常能涵蓋專屬保障、醫療服務、特色權益等多個方面,發揮健康管理、支付創新、生態整合等作用。
險企對于健康險的投入增加以及健康管理服務的嵌入增多,與政策鼓勵有關。2024年發布的保險業新“國十條”,即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提升健康保險服務保障水平,推動商業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健康險與健康管理具有天然契合度,保險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務,通過預防疾病發生、控制疾病發展、促進疾病康復,通過“治未病”和“促康復”降低發病概率,從而減少高額賠付概率,控制后端的賠付成本,從傳統的“事后理賠”轉向“事先防范、事中干預”,進行風險減量。
構建大健康生態圈
近年來,多家頭部險企紛紛設立專業的健康管理公司,通過自建大健康生態圈來賦能主業發展。
金融監管總局近日發布的批復文件顯示,中國人保集團旗下的人保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保健康”)獲批運用2億元自有資金,投資設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人保健康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著力構建“保險+健康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把健康管理服務作為風險減量的重要手段,堅持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雙輪驅動、融合互推,構建覆蓋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有效降低客戶疾病和失能風險發生率,助力人民群眾從“被動醫療”向“主動健康”轉變。
“下一步,公司將以專業健康管理公司為抓手,加強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融合發展的生態布局,進一步推動實現健康險商業模式由‘傳統費用報銷型’向‘管理式醫療’轉型?!比吮=】迪嚓P負責人還表示,借助專業健康管理公司的建設,進一步賦能集團業務高效協同,實現產、壽、健和投資等板塊的業務與服務深度融合。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大健康生態圈將更加完善,健康管理功能將進一步發揮,健康險產品的價值和競爭力也會進一步增強,這將重塑險企發展健康險的模式。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