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如真金,百煉色不回。”如今,獨具特色的“鉆石六邊”合作架構不僅持續推動中柬關系走深走實,也在中國—東盟合作整體格局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據新華社報道,9月16日,柬埔寨副首相兼內閣辦公廳大臣翁賽維索來華出席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他表示,柬中鐵桿友誼牢不可破,命運緊密相連。柬方視中國為最可信賴的朋友,愿同中方深化各領域合作,為推進柬中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注入新動力。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會見柬埔寨副首相孫占托時表示,中柬兩國都反對個別國家大搞單邊霸凌,反對開歷史倒車、利用關稅收割全世界。雙方要加快落實各領域合作項目,用好“工業發展走廊”和“魚米走廊”規劃,打造更多可視成果。
“在中柬‘鉆石六邊’合作框架下,兩國將進一步深化政治互信,拓展貿易投資,加強人文交流。該框架的重要意義在于促進世界和平繁榮、提升人民生活質量。”9月10日,在香港舉辦的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孫占托在香港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帶來重要資源、促成關鍵合作,筑牢柬埔寨的發展根基。
孫占托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鉆石六邊”合作架構越來越充實,歡迎更多中國企業在柬投資興業。他強調,柬埔寨是東盟國家中投資政策最為自由和開放的國家之一,允許外國投資者100%持股,是中國企業理想的投資目的地。他指出,依托柬埔寨,企業既可進入本地超1700萬人口的市場,還可進一步輻射東盟等更廣闊區域。
“我們需要從中國進口原材料以及半成品,以便我們能夠制成產品并出口到其他國家。”柬埔寨國務大臣兼亞洲愿景研究院名譽主席索西帕納此前表示,雖然柬埔寨在制造業方面不如中國,但雙方可以在產業鏈上形成很好的組合,并最終締造雙贏的局面。在他看來,兩國之間持續存在的貿易逆差也反映了雙方產業鏈上較強的互補性。
柬埔寨力爭2050年晉升高收入國家
2023年8月,柬埔寨宣布實施“五角戰略”及其第一階段的國家發展計劃。“五角戰略”是在柬埔寨過去25年和平發展的基礎上,在2050年晉升為高收入國家的發展愿景。該戰略將分5個階段,在未來25年內實施,因此將成為跨越5屆政府的發展戰略。該戰略第一階段的具體目標包括:確保經濟年均增長7%左右,增加就業機會,將貧困人口比重減少到10%以下等。
根據柬埔寨發展理事會(CDC)9月3日發布的通告,今年前8個月該理事會共批準了491個新投資項目,同比增長71%,項目總投資額達到72億美元,同比增長50%。這些項目預計將創造34萬個新工作崗位。在主要投資來源國方面,中國以52.82%的占比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緊隨其后的是柬埔寨本土投資,占比31.16%。此份數據凸顯了柬埔寨作為區域投資目的地的持續吸引力,也展現了其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潛力。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表示,自柬埔寨首相洪瑪奈上任以來,其政府一直將經濟發展置于政策核心,致力于推動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吸引外資和促進出口導向型增長。然而,受美國對柬埔寨部分出口產品加征關稅的影響,尤其是針對紡織品、鞋類等傳統優勢行業的貿易限制,柬埔寨的經濟增長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據央視網報道,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曾一度威脅要對柬埔寨征收49%的“對等關稅”,這是東南亞地區面臨的最高稅率。此后,經過長達數月的磋商,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做出一定讓步,新稅率較先前威脅幅度顯著下調。但同時,美國也對柬埔寨開出了多項苛刻的要求,其條款被分析人士認為具有明顯的干預性與不對稱性。繼越南之后,柬埔寨成為與特朗普政府達成關稅協議的第二個東南亞國家。
周士新稱,近期,隨著柬埔寨與美國之間的關稅談判告一段落,雙方在部分貿易議題上達成共識,柬埔寨對美出口環境出現一定程度改善。盡管由于成本上升和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出口利潤空間有所收窄,但出口總量呈現出回升態勢。不過,這一勢頭能否持續還有待觀察。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認為,美國的單邊主義違反國際規則,對自由貿易和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使得發展中國家受到較大負面影響,特別是柬埔寨等以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國家。面對這一共同挑戰,發展中國家更應加強團結與合作,通過集體行動抵御外部風險。
許利平強調,當前,RCEP正逐步成為應對單邊主義、穩定區域經濟的重要機制。在該框架下,中國與東盟國家有能力進一步深化協作,拓展區域內市場,降低對傳統歐美市場的過度依賴。以柬埔寨為例,美國市場占其總出口的四成左右,使其經濟極易受到關稅因素的沖擊。RCEP成員國應該積極應用單一原產地規則,拓展非美出口市場。關鍵是將RCEP規則落到實處,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挑戰。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柬埔寨2025年經濟增長率預計為4.8%,較柬埔寨王國政府年中預測的5%下調0.2個百分點,較IMF今年1月底預測的5.8%下調1個百分點。除了關稅爭端、貿易前景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柬埔寨經濟還受到柬泰邊境沖突的嚴重沖擊。
“一帶一路”是柬實現發展的生命線
中國和柬埔寨是傳統友鄰和鐵桿朋友。兩國率先構建雙邊命運共同體,率先開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樹立典范。今年4月,兩國領導人共同宣布,將中柬關系定位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中柬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首次同東南亞國家將雙邊關系提升到全天候高度,也是在雙邊層面構建的首個新時代全天候命運共同體。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9月16日,孫占托在與王毅會見時表示,“一帶一路”是柬實現發展的生命線,柬方將繼續堅定與中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關稅戰給柬方和世界帶來巨大挑戰,柬方愿通過談判解決分歧,但不會犧牲自身和中方利益。柬方愿同中方一道持續推進新時代全天候柬中命運共同體建設。
2023年10月,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柬埔寨首相助理大臣兼工業、科技與創新部國務秘書陳勒提表示,柬埔寨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通過這個倡議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機遇。在他看來,這個倡議展現了中方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善意,希望通過國際合作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在像柬埔寨這樣的國家,沒有基礎設施項目,就沒有經濟發展,就無法完成減貧目標。比如,你想在我們這里建工廠,但沒有道路就無法把產品運出去。”陳勒提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柬埔寨提供了亟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該國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奠定了基礎。
在周士新看來,當前,柬埔寨對于改善國內基礎設施的決心是堅決的。其中,修建扶南德佐綜合水利項目是柬埔寨的百年夢想,事關柬國計民生和長遠發展。中國已表示將為這一項目提供必要支持,體現了兩國互為戰略依托的堅定意愿。同時,柬埔寨政府也承諾將投入大量國內資源,全力推動該水利樞紐的建設進程。這不僅反映其依靠自身努力實現發展的決心,也彰顯出該國通過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增強經濟競爭力的長遠布局。
今年4月,柬埔寨與中國有關單位和公司正式簽署5項有關“德崇扶南綜合水利項目”的PPP(公私合營)合同和相關文件。項目建設周期為4年,預計2028年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該項目建成后將連接柬埔寨境內的湄公河、洞里薩河、百色河、西貢河、西山河、謝波河等主要河流,可直接聯通柬埔寨貢布港、白馬港和西哈努克港等主要港口,有望顯著發揮水上運輸優勢,降低物流成本,并產生巨大經濟效益。
許利平指出,近年來,中柬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柬埔寨“五角戰略”高質量對接,合作成效顯著。兩國“鉆石六邊”合作架構不斷充實,“工業發展走廊”和“魚米走廊”建設穩步推進,重點合作項目持續落地見效,為柬埔寨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推動兩國務實合作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暹粒吳哥國際機場、金港高速公路、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德崇國際機場等重點項目,助力當地基礎設施整體互聯互通實現跨越式發展,并為該國打造現代化工業生產高地、提升農業科技化產業化水平發揮重要作用。在傳統合作基礎上,雙方還在積極拓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合作,不斷根據新的需求擴展合作領域?!彼f。
中柬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仍在不斷擴展。當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正在推動一項關于鄭州和金邊合作共建“空中絲綢之路”的課題研究。研究表明,鄭州與金邊的合作不僅是簡單的航線連接,更是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經濟走廊建設的創新實踐。既服務于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又成為河南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關鍵抓手,更在全球供應鏈重構背景下發揮區域協同支點作用。
中國連續13年保持柬最大貨物貿易伙伴
2022年1月1日,中柬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實施。該協定創下了多個“第一”:這不僅是我國與最不發達國家商簽的第一個自貿協定,也是疫情暴發后我國商簽的第一個自貿協定,還是第一個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獨立設章的自貿協定,為兩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注入新動力。
中柬自貿協定貨物貿易自由化和服務市場準入都達到了中國自貿協定最高締約水平。在貨物貿易方面,中方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全部稅目數的97.53%,其中97.4%的產品在協定生效后立即實現零關稅。加上部分降稅產品,中方參與降稅產品比例達到97.8%。在具體產品上,中方將服裝、鞋類、皮革橡膠制品、機電零部件、農產品等柬方重點關注產品納入關稅減讓。
柬方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全部稅目數的90%,其中87.5%的產品在協定生效后立即實現零關稅。加上部分降稅產品,柬方參與降稅產品比例達到90.3%。在具體產品上,柬方將紡織材料及制品、機電產品、雜項制品、金屬制品、交通工具等中方重點關注產品納入關稅減讓。
在自貿協定的加持下,近年來,中柬雙邊貿易呈持續增長態勢。據中國海關統計,2024年,中柬雙邊貨物貿易額178.34億美元,同比增長20.3%,其中,中國對柬出口額153.36億美元,同比增長20.3%,中國自柬進口額24.98億美元,同比增長20.7%。中國連續13年保持柬埔寨最大的貨物貿易伙伴。
農業是中柬重要合作領域。柬埔寨農業資源豐富,中國市場前景廣闊,雙方合作潛力巨大。截至今年8月,柬埔寨已有16種農產品可出口中國市場,包括大米、木薯干、玉米、香蕉、芒果、龍眼、椰子、胡椒、腰果、芝麻、羅勒、橡膠、野生水產品、養殖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以及榴蓮。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自柬埔寨進口農產品總額達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2%,占同期雙邊貿易總額逾1/4。
朗禾果業(柬埔寨)有限公司在柬埔寨有兩家芒果干工廠,雇傭了一千多工人,產品主要出口中國,是溜溜梅、三只松鼠的供貨商。該企業負責人陸松表示,該公司累計在柬投資已經接近2000萬美元,去年,邊貿和正貿加在一起,向中國出口了1000多噸芒果干。他強調,柬埔寨擁有大量特色優質農產品,而中國市場的需求巨大,雙方的合作不僅豐富中國消費者的餐桌,也能夠為柬農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該公司有意不斷擴大對華農產品范圍,已經遞交輸華龍眼干的申請。
周士新表示,中柬自貿協定的生效時間相對較晚,但其重要性在RCEP生效后愈發凸顯。目前,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和RCEP的整體框架之外,東盟國家中,中國僅與新加坡和柬埔寨兩國另簽有雙邊自貿協定。中柬自貿協定進一步拓寬了中國對柬埔寨的投資和融資渠道,有助于增強兩國在貿易領域的相互依賴與互補性。該協定在原有區域協定的基礎上,為雙方提供了更多優惠條件和制度性保障,特別是在推動產業協同、供應鏈整合和貿易便利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從而為深化雙邊經貿合作奠定了更加穩固的基礎。
據柬埔寨海關統計,2024年,柬埔寨對外貨物貿易總額為547.4億美元,同比增長16.9%。其中,出口額261.9億美元,同比增長15.7%;進口額285.5億美元,同比增長18.0%。美國為柬最大出口市場,柬對美主要出口為與紡織品相關的物品,如服裝、旅行箱包、鞋類,以及自行車、電子元件和農產品等;而中國為柬最大進口來源國,柬自華主要進口商品為棉花、紡織品、機械、鋼筋、建筑材料、電器和電子產品、塑料、鋁、家具等。
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中柬務實合作的樣板
中國還連續多年是柬埔寨最大外資來源國。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4年,中國對柬埔寨直接投資14.6億美元,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約28億美元,完成營業額約27.1億美元。截至2024年末,中國對柬埔寨直接投資存量90.8億美元。兩國在交通、電力、農業、制造業、旅游開發、經濟特區、信息通信等領域的投資合作取得積極成果,為柬埔寨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當前,在柬開展投資合作的主要中資企業包括: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的金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華能集團投資的桑河二級水電有限公司、華電集團投資的西港發電有限公司、江蘇紅豆集團投資的西港特區公司等,中能建、中電建、中建等大型央企下屬子公司均在柬開展業務。
在中資經濟特區中,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最具規模,被柬埔寨稱為中柬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樣板。截至2025年5月,西港經濟特區入駐來自中國、東南亞、日韓、歐美等地的企業202家,企業數約占西哈努克省全省工廠企業的70%,涵蓋服裝、五金、建材、化工等產業,創造就業崗位3.2萬個,進出口總額占柬外貿總額超7%。總投資約3億美元的通用輪胎科技(柬埔寨)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開始運營,是目前西港特區內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
周士新分析道,西哈努克港被柬埔寨政府寄予厚望,希望將其打造為東盟地區的標志性港口工程,并已將其納入“東盟智慧城市網絡”計劃,但目前其實際效能尚未完全釋放。一方面,港口基礎設施仍不夠完善,配套建設滯后;另一方面,柬埔寨本國經濟總量有限,出口規模尚未形成足夠支撐力,導致港口貨物吞吐量仍處于較低水平。
西哈努克港是柬埔寨唯一的深水海港,有2個泊位,碼頭長度分別為240米和160米,前沿水深9米,主要進口商品有原料、車輛、藥品和日用品,主要出口商品有服裝、農產品,特別是大米。該港海運線路可抵達美國、歐盟、中國、日本、韓國、東盟。2024年,金邊港吞吐量為48萬標箱,同比增長21%;西哈努克港港口吞吐量為103.2萬標箱,同比增長29.3%。
“當前,西哈努克港雖已初步形成一定規模的工業聚集區,但尚未發展成為柬埔寨核心的生產與物流中心。若要真正發揮其潛力,僅依靠外資推動是遠遠不夠的?!敝苁啃抡f,“柬埔寨政府需進一步增強內部動力,包括改善社會治安、優化外資政策、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以增強國際投資者信心。此外,還需積極拓展貨源,提高港口使用率,推動港產城協同發展?!?/p>
在周士新看來,柬埔寨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在于其經濟總量有限、人口規模較小,發展基礎相對薄弱。盡管近年來GDP增速較快,但仍未能形成一個具有顯著影響力的經濟體。因此,柬埔寨有必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其國家發展戰略,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外國投資的開放力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增強經濟韌性和增長潛力,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堅實保障。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省在推動中柬經濟合作中的作用被給予厚望。索西帕納表示,他被粵港澳大灣區展現的技術實力和創新成果所震撼,驚訝于這里能培養出如此多年輕的科學家和技術人才。他認為,柬埔寨應該向粵港澳大灣區學習,兩地年輕人更應加強交流與合作,以攜手開拓更大的市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鄭青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