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26日,伴隨2025年,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喜慶氛圍,為期4天的中國擲球最美鄉村賽(陜西安康站)在安康市漢濱區縣河鎮毛壩田園正式啟幕,這場以“體育+文旅+生態”深度融合的特色賽事,不僅吸引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漢濱區本地共百余支代表隊、1200余名運動員同臺競技,更成為展現漢濱鄉村風貌、激活鄉村振興動能的重要窗口。
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綜合三部部長、中國擲球協會主席助理龐政,西安體育學院校長李富生,省社會體育運動發展中心主任田凱,省擲球協會主席雷甲謀,市委副書記高晶華,區長向詩兵,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飛,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廖道琴,副區長徐興平,區政協黨組成員何金鋒出席開幕式,共同見證這場鄉村體育盛會啟幕。
作為一項兼具競技性與群眾性的體育運動,擲球以“精準投擲、策略配合”為核心,憑借入門門檻低、參與年齡廣、社交屬性強的特點,在國內外擁有廣泛受眾。其項目分類豐富,本次賽事涵蓋的塑質球、大金屬球、小金屬球三大類,既考驗專業選手的技術精度,又能讓普通群眾快速上手,是踐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優質載體——從青少年到老年人,都能在擲球運動中感受運動樂趣,這也正是賽事設置八大組別、44個小項的初衷。
作為賽事東道主,漢濱區的區位與資源優勢,為這場“鄉村賽事”賦予了更深厚的內涵。近年來,漢濱區持續以“體育+”為抓手,將運動場景融入鄉村肌理,此次選擇縣河鎮毛壩田園球場作為賽場,正是看中這里田園風光與運動空間的天然契合,讓賽事真正扎根鄉村、貼近群眾,成為展示漢濱“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鮮活樣本。
本次活動由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擲球協會、陜西省體育局、安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陜西省社會體育運動發展中心、陜西省擲球協會、安康市教育體育局、漢濱區人民政府承辦,西安體育學院協辦——多層級主管單位與專業院校的聯動,既保障了賽事的專業性與權威性,也讓賽事成為銜接“國家全民健身戰略”與“地方鄉村振興實踐”的關鍵紐帶。
賽事期間,漢濱區以“專業辦賽、貼心服務”為準則,做好賽事組織與保障工作。競賽組織層面,嚴格依照《擲球競賽規程》,采用“分組循環賽+淘汰賽”結合的賽制,既保證賽事公平性,又讓選手擁有更多交流機會;技術官員團隊由中國擲球協會選派的專業裁判員組成,全程規范執裁、實時公示成績,確保賽事有序推進。
服務保障層面,漢濱區提前完善硬件設施,完成比賽場地標準化改造,同步建成停車場、農產品展位、公共廁所等配套設施;針對參賽人員需求,協調周邊鄉村民宿與餐館,提供“食宿+交通”一體化服務;醫療保障組全程駐守,配備救護車與專業醫護人員,同時落實食品安全監管、氣象信息推送、安全隱患排查等措施,確保賽事“零安全事故”。
除了競技環節,漢濱區還以賽事為契機,打造“文體旅融合”特色活動,讓賽事成為展示地方魅力的舞臺。9月25日晚,“漢濱區文旅融合推介之夜”在江北街道西城坊廣場舉辦,通過再現漢濱山水風光與民俗文化,現場推介“擲球主題旅游線路”,將賽場與漢濱博物館、香溪洞景區、富硒茶園等景點串聯,吸引參賽人員與游客深度體驗。
比賽場地周邊特設的富硒農產品展銷區,集中展示了安康富硒茶、新鮮富硒蔬菜、干貨羊肚菌、手工紅薯粉條、土蜂蜜等特色農產品。這些帶著鄉土氣息的優質好物,憑借天然富硒的獨特優勢和地道口感,深受參賽隊員青睞,大家爭相選購。有效推動“體育賽事”向“消費經濟”轉化,為鄉村特色產業拓寬了銷路。
此次賽事的舉辦,是漢濱區以體育賽事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通過賽事搭建全國性交流平臺,既提升了漢濱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也進一步完善了鄉村基礎設施、激活了鄉村文旅資源。未來,漢濱區將持續探索“體育+”發展新模式,推動全民健身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為建設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美麗漢濱注入更多活力。
文/吳亞君 編輯/陳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