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資管格局深度調整與國內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的雙重驅動下,公募基金行業正告別規模導向驅動,邁入價值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新周期。證監會出臺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政策,不僅為行業劃定合規邊界,更引導全行業回歸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初心,明確公募基金在居民財富管理、資本市場運行與國家戰略落地中的核心價值。
公募基金的核心競爭力從不依賴短期規模爆發,而在于以專業能力平衡三大目標——引導投資者長期收益、優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服務國家戰略落地。中信建投基金認為,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本質是一場涵蓋認知重構、能力升級、生態共建的系統性變革,需以行業本質為根基,以長期主義為導向,破解發展深層難題。
認知重構回歸行業本質
公募基金作為連接資金端與資產端的專業橋梁,價值創造的根基在于對行業本質的深刻認知。從實踐與規律中提煉的核心邏輯,既是對過往粗放增長的反思,更是未來發展的行動指引。
長期主義是價值創造的底層根基。公募基金的核心功能,是通過專業運作平抑市場短期波動,捕捉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長期紅利,這一屬性決定其價值創造與短期博弈絕緣,綁定長期共生。當前,投資者獲得感不足,源于部分機構偏離長期主義:過度追求短期業績導致投資風格漂移,重產品發行輕長期陪伴加劇投資者追漲殺跌。實踐證明,各類基金長期收益的兌現,均依賴對產業趨勢的長期研判、企業價值的深度挖掘,以及對投資者長期理念的引導。因此,以長期視角做投資、以長期思維做服務,是公募基金區別于短期理財工具的核心特征。
利益共生機制是重塑信任根基的核心支撐。公募基金本質是委托代理關系,信任構建的關鍵是建立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利益共生機制,這既是機制優化,更是對受托人責任的重新詮釋。重管理費、輕回報的模式,既侵蝕投資者信任,又制約行業可持續增長。真正的利益共生需貫穿全流程:產品端,讓費率與業績、持有期限聯動;考核端,將投研與基金經理的激勵綁定投資者長期收益;服務端,陪伴內容聚焦建立長期預期,而非誘導短期交易。唯有如此,才能讓受人之托從理念落地為行動,重塑行業信任根基。
專業價值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競爭力。公募基金的專業性,不是單一的選股擇時能力,而是覆蓋資產配置、風險控制、投資者認知引導的綜合體系。在居民需求多元、市場復雜度提升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核心的專業價值是幫助投資者跨越認知鴻溝與能力邊界。普通投資者面臨著缺乏對風險收益的理性認知導致產品需求錯配、難以判斷市場周期與產業趨勢導致錯失長期機會兩大困境。對于公募基金而言,專業性既要體現在篩選優質資產的投研能力上,更要體現在幫投資者建立正確投資觀的服務能力上——前者創造收益,后者守住收益,二者共同構成行業不可替代的競爭力。
能力升級驅動行業轉型
認知重構需轉化為能力升級,公募基金要實現規模紅利向價值紅利跨越,需在服務、機制、投研三大維度開展系統性革新。
首先是服務端,從產品銷售到認知賦能的范式轉變。傳統重發行、輕陪伴的模式,已無法滿足投資者對長期穩健收益的需求。服務升級的核心是從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投資者為中心,將重心從賣產品升級為賦能力,幫投資者建立長期認知、掌握科學配置方法、形成理性收益預期。這種轉變本質是重新定義服務價值,從短期話術營銷轉向長期認知陪伴,從單一產品推薦轉向系統解決方案。行業需跳出單點服務思維,構建覆蓋投資者認知建立、策略執行、心態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實現長期共贏。
其次是機制端,從單邊獲益到利益共生的制度保障。打破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脫節的格局,需通過系統性規則重塑,推動長期主義與共生理念成為行業準則。具體路徑包括:實施長期化考核,淡化短期排名,使投研和基金經理的評估周期與投資者持有周期相匹配,強化價值投資導向;推進費率市場化,將管理費與業績表現、持有期限和服務質量動態關聯,確保費用反映真實貢獻;落實風險共擔機制,通過管理人跟投等方式,實現管理機構與投資者利益對齊,以實際舉措履行信托責任。
最后是投研端,從單一選股到系統價值創造的能力進階。隨著資本市場市場化、國際化程度提升,以及國家戰略對資金配置的導向增強,公募基金投研能力已升級為宏觀研判、產業洞察、資產配置、風險控制的系統能力。本質是要重新定位投研價值,從捕捉短期熱點轉向把握長期產業趨勢,從追求單一資產收益最大化轉向全市場風險收益平衡。行業需構建跨周期、跨領域、跨市場的投研體系,要穿透宏觀周期,把握政策與產業升級邏輯;又要覆蓋全資產類別,提供適配不同風險偏好的配置方案;更要服務國家戰略,引導資金精準流向科創、綠色等核心賽道,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的本質目標。
筑牢行業長期發展的三大支柱
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健康生態,全行業需以合規為底線、文化為內核、協同為路徑,共同筑牢發展支柱。
合規是生命線,平衡風險與價值。要實現風險防控與價值創造的動態平衡:一方面,以監管政策為導向,完善風控體系,確保產品設計、費率收取、信息披露全流程透明規范,杜絕虛假宣傳等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另一方面,在合規框架內創新,讓服務與機制創新始終圍繞提升投資者獲得感、服務國家戰略,避免形式主義創新。
文化是軟實力與精神內核,凝聚價值共識。核心是樹立長期主義、專業誠信、投資者利益至上的共同價值觀,讓文化融入機構經營與從業者行為。落地需分層推進:機構層面,將文化建設與考核、激勵掛鉤,避免文化與業務脫節;從業者層面,強化受托人責任教育,以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為職業追求;行業層面,通過案例分享、標準共建,形成堅守初心、專業務實的氛圍,讓文化成為行業進步的無形動力。
以協同為發展路徑,打造共贏生態。公募基金生態不是零和博弈的競技場,而是共生共贏的共同體。全行業需打破單打獨斗思維,在監管、媒體與同業的監督與指導下形成合力: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向投資者普及長期投資理念,從根源緩解追漲殺跌。中信建投基金堅信,行業的未來不在于規模的數量擴張,而在于價值的質量提升:既要做居民財富的守護者,以專業能力幫投資者穿越周期、實現資產保值增值;也要做資本市場的穩定器,以長期資金引導資源優化配置;更要做國家戰略的賦能者,以精準投資對接實體經濟核心需求,讓金融“活水”滋養實體產業。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公募基金行業需回歸行業本源,以長期主義為方向,以生態共生為路徑,共同破解發展難題,在服務國家大局、踐行受托人責任中,書寫更具價值的行業新篇章。
(稿件來源: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