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等8部門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數字消費共創數字時代美好生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豐富數字消費領域供給、培育壯大數字消費經營主體、優化數字消費支撐體系、營造數字消費良好環境等方面提出14項任務舉措。
數字消費不僅是數字產品、服務和內容的消費,也包括一切通過數字渠道實現的消費行為。在5G、人工智能等技術加持下,數字消費早已從“新鮮事”變成“日常事”。動動手指,全球好貨觸手可及;輕點屏幕,名師課堂近在眼前;戴上AR眼鏡,山川湖海撲面而來。從網絡購物到移動支付,從智能家居到虛擬娛樂,數字消費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數字消費正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引擎。“一機在手,生活無憂”,數字消費的即時性、便捷性、廣泛性,大大降低了居民消費的交易成本,而電商直播、虛擬商場等新業態、新場景,也在不斷豐富用戶體驗,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網絡購物用戶9.74億人,網上零售額達15.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一;在線旅游、餐飲等服務消費增速顯著,同比增長分別達48.6%和17.4%……數字消費涌動著巨大動能。
政策發力,注入更強動能。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政府工作報告,均明確部署“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更將數字消費提升行動列為重點。此次《意見》首次明確界定“數字消費”,并聚焦供需兩側協同發力,從4個方面提出14項任務舉措,可謂正當其時,為激發數字消費活力再添一把火。接下來,要持續激活數字消費“一池春水”,還需多方發力。
補齊短板,筑牢發展根基。不可否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425萬個,算力規模全球領先,但一些農村和偏遠地區仍存在數字鴻溝。《意見》在優化數字消費支撐體系方面的部署最多,包含打造數字消費平臺載體、完善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強化要素投入保障、加強財政金融支持5項具體任務舉措。對此,各地要繼續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在農村和偏遠地區,加速彌合數字鴻溝。同時,要加快智慧物流體系建設,真正打通數字消費的“最后一公里”。
鼓勵創新,拓展消費場景。數字消費如同一座“富礦”,要靠創新充分挖掘。《意見》明確培育壯大數字消費經營主體,提升數字消費企業創新能力。各地不妨“因材施策”,充分調動經營主體積極性。例如廣州將數字技術深度融入消費場景,推動老字號打造數字藏品新玩法、LED機器人提供高科技導覽,精準觸達年輕群體。這類創意十足的做法,有助于加速技術落地,培育新增長點。
優化環境,提升消費信心。良好的環境是激發消費的“軟基建”。面對大數據“殺熟”、隱私泄露等數字消費亂象,需構建讓消費者敢消費、愿消費的信任機制。《意見》明確要營造數字消費良好環境,促進規范健康發展。對此,一方面要壓實平臺責任,完善內部治理;另一方面要簡化維權流程,建立高效的糾紛解決渠道,讓消費者更安心。
數字時代,技術為美好生活帶來新的可能。以人的價值為核心,以創新為半徑,繪就數字消費的同心圓,必將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活水,讓數字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