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日本橫濱一處港口的待售車輛。賈浩成攝
日本央行日前舉行了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會議決定連續第五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有關人士分析認為,美國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有待觀察,美國加征關稅舉措對日本經濟影響尚未完全顯現,日本國內政治前景不確定性仍存等,均成為日本央行按兵不動、進一步評估加息可行性的理由。當前,市場、經濟學界對日本央行10月是否加息的預測眾說紛紜,受國內國際形勢變化影響,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仍不明朗。
在此次貨幣政策會議中,日本央行最終決定維持政策利率在0.5%左右,并將擇機出售其持有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及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等資產,具體計劃是,每年出售賬面金額約3300億日元的ETF及賬面金額約50億日元的REIT。據日本媒體報道,目前,賬面金額3300億日元的ETF市場價值約6200億日元。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賬面價值總計37萬億日元,市場價值約70萬億日元。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日本央行縮減寬松規模,推動貨幣政策逐步正常化的手段。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貨幣政策會議上,有關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的決定并非全票通過,有兩名委員提出了將利率上調至0.75%的提案,理由是“物價穩定目標”已基本實現,且通脹風險不斷上升,但該提案被多數票否決。雖然如此,市場仍有觀點認為,有委員提出加息提案,就是日本央行將采取加息動作的跡象。在新聞發布會上,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也明確了央行將繼續加息的大方向。他表示,如果經濟和物價前景得以改善,日本央行將根據經濟和物價狀況,提高政策利率并調整貨幣寬松水平。
同時,植田和男也認為美國加征關稅舉措的影響是決定日本是否加息的關鍵因素。事實上,美國加征關稅舉措的實施已經導致其進口價格大幅上漲,當這種上漲趨勢傳導至消費者,將對個人消費起到抑制作用,從而對經濟增長造成實質影響。有經濟學界人士指出,近期公布的美國勞動力市場指標下降,證實了美國政府關稅、移民限制和聯邦雇員裁員等政策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而當美國經濟進入全面調整階段,日本經濟也將隨之陷入衰退,工資水平和物價將面臨下跌。此外,隨著日美關稅談判協議達成,日本汽車輸美關稅最終確定為15%,然而,評估新關稅的實施對日本企業的影響尚需時日,日本央行和市場人士認為,有必要等到9月日本央行短觀調查結果出爐后再做判斷。也有觀點認為,由于10月的貨幣政策會議很難確定明年企業資本投資趨勢和工資增長情況,重啟加息可能要等到明年。此外,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表示,美聯儲貨幣政策將成為日本央行決策的重要參考因素。在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會議召開前,美聯儲決定降息,且由于美國政治干預趨勢顯著,未來仍將連續降息,可能形成美元迅速貶值、日元快速升值的局面。這將對日本央行加息進程構成阻礙。
從通脹水平看,今年8月,日本去除生鮮食品后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低于上月的3.1%,自去年11月以來漲幅首次降至3%以下,這與日本政府實施夏季電費和燃氣費補貼有關。但食品價格上漲仍是拉動日本物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有分析人士認為,食品價格上漲是供給側的臨時性因素所導致的,如大米價格上漲、日元貶值導致進口食品價格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今年下半年起日本物價漲勢將趨于放緩,這也給日本央行加息進程帶來了不確定因素。
當前,日本政局處于動蕩階段,伴隨現任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宣布辭職并不再參選,自民黨新任總裁將在高市早苗、小泉進次郎等5人間產生。然而,由于自民黨領導下的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均為少數派,日本首相并非已是其囊中之物,有觀點認為,為了在首相選舉中獲得在野黨的支持,確保首相寶座不會旁落,新任自民黨總裁將以貨幣財政等領域的政策合作為重要“誘餌”與在野黨談合作,在此背景下,日本央行的政策獨立性將遭受考驗。
來源:中國經濟網 陳益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