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偉大歷程中,新疆萬象更新,各項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近年來,中國人壽充分發揮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板塊協同優勢,不斷加強對新疆地區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力度,統籌成員單位及駐疆400余家分支機構積極響應各族群眾美好生活的金融服務需求,持續為新疆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澎湃動力。
織密社會保障網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博斯坦村,村民艾海提·托合家的小院綠意盎然,葡萄藤纏繞,花香四溢,“以前院子里亂糟糟的,現在干凈整潔,住著舒心多了。”他笑著說。這一變化得益于中國人壽自2017年起對博斯坦村的定點幫扶。通過人居環境整治、庭院改造等舉措,昔日的貧困村在2023年被評為自治區新時代美麗宜居村莊示范樣板。
多年來,中國人壽累計派出駐村干部1800余人次,在全疆建立近百家“壽產融合示范點”和“保險便民服務站”,累計為新疆提供鄉村振興保險保障120億元;廣發銀行累計發放涉農貸款超333億元,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持久動能。
在民生保障領域,中國人壽全面參與新疆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截至2025年6月底,中國人壽為2366萬居民提供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服務,累計風險保障超1.58萬億元;承保大病保險、長護險等16個項目,率先在新疆實現商保理賠直付,讓群眾看病報銷“零跑腿、秒結算”。同時,中國人壽累計管理養老金規模突破300億元,重點服務中小企業及編外人員,助力構建“老有所養”的堅實屏障。
守護“西部大糧倉”
新疆作為國家重要糧食生產基地,2024年糧食總產達466億斤,單產首次躍居全國第一。中國人壽積極推廣小麥、玉米、水稻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累計承保超1418萬畝,提供風險保障超103億元,為“米袋子”保駕護航。
針對新疆特色農業,中國人壽財險公司創新推出“養殖成本+出欄價格”保險、棉花價格保險、碳匯保險等130余款農險產品,覆蓋畜牧養殖、林果種植等全產業鏈。截至目前,為全疆近113萬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超638億元,支付理賠款超28億元,惠及農戶近48萬戶次。
在喀什伽師縣,57萬畝新梅園碩果累累,預計2025年產值將突破80億元。為應對風災、霜凍、病蟲害等風險,中國人壽自2020年起推出新梅專屬保險,農戶僅需承擔20%保費即可獲得每畝1600元保障。
“有保險,我就安心多了。”伽師縣英買里鄉喀吾勒村新梅種植大戶張永川感慨道,隨著保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果農們不僅可以“豐產更豐收”,還能投入更多精力研究種植技術、提高栽培科技含量,以應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
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疆風光資源富集,是國家新能源戰略要地。在哈密東南部戈壁,一望無際的光伏板如藍色海洋鋪展,這里是中國人壽投資的光伏發電項目所在地。2024年,中國人壽通過投資華夏特變電工新能源REIT,支持該項目年發電量約2.5億度,年減排二氧化碳超23萬噸,實現綠色能源與地方經濟雙贏。
在伊犁州伊寧縣,中國人壽發起設立超27億元股權投資計劃,戰略增資中核匯能,助力新疆光伏、風電及儲能項目建設,為綠色轉型持續“充電”。
在科技創新前沿,中國人壽以金融活水澆灌專精特新企業。在烏魯木齊某工業園區,新疆眾和的智能化車間里,機器人穿梭作業,高端電極箔產品源源不斷下線。廣發銀行烏魯木齊分行為其量身定制“綜合授信+供應鏈金融”方案,核定8億元用信額度,2025年發放流動資金貸款1億元,助力企業向高附加值領域突破。目前,廣發銀行烏魯木齊分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突破27億元,服務高新技術企業超3600家,以“一企一策”精準服務,激活新疆產業發展的“科技引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新疆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向著更高質量、更具活力、更可持續的方向邁進。中國人壽表示,將繼續以“報國為民當頭雁”的奮進姿態,全面融入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與各族群眾美好生活,以全生命周期的一攬子全方位金融保險服務助力新疆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朱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