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大銀行發布公告稱,自9月29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收取標準由“日利率萬分之三點五至萬分之五(年利率12.7750%至18.2500%)”調整為“日利率0%至0.05%,按照單利算法近似折算年利率為0%至18.25%”。該行將根據持卡人的資信狀況、用卡情況等動態調整日利率水平,調整后日利率不超過0.05%。
這意味著部分優質客戶將有機會享受到0%的信用卡透支利率。
此舉被視作對監管部門推動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的實質性響應,業內人士認為,透支利率差異化定價有助于增強客戶黏性,吸引優質客戶,預計未來會有更多銀行跟進調整。
推動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定價
信用卡透支利息通常產生于兩種場景,一是透支消費后未按時全額還款,二是透支取現。
在政策層面,監管部門正放開對信用卡透支利率的管制,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早在2020年出臺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
8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作出修改,并公開征求意見,包括刪除“對信用卡透支利率實行上限和下限管理,透支利率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透支利率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的表述。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這意味著商業銀行在信用卡產品的定價上可以更加靈活,既能實現與其他銀行的差異化,又能實現對不同客戶的差異化。這為加快推動信用卡產品和服務創新創造了條件。
透支利率調整步伐緩慢
盡管政策持續鼓勵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定價,但目前銀行業的整體調整節奏較為緩慢。查閱多家銀行相關信息發現,多數銀行仍“一視同仁”地執行0.05%的日利率,并未因客戶資質不同而區分。
少數銀行的信用卡透支日利率可低于0.05%。例如,廣發銀行6月20日更新的信用卡透支提現日利率為0%至0.05%;昆侖銀行信用卡透支日利率為0.04%。
此外,部分銀行雖將標準信用卡透支利率定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但可以浮動調整。例如,民生銀行在信用卡(個人)領用合約中表示,盡管標準透支利率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但該行有權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利率政策調整信用卡利率標準,或根據持卡人的資信情況及在該行辦理各項金融業務的整體情況,對持卡人透支利率進行調整,并通知持卡人。
董希淼表示,銀行應結合自身信貸資源、市場定位、營銷策略以及持卡人的生命周期特征和信用情況,對不同信用卡產品進行差異化定價,從而提高信用卡業務的競爭力。
預計將有更多銀行跟進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信用卡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透支利率差異化定價有助于增強客戶黏性,吸引優質客戶,預計未來會有更多銀行跟進調整。
近年來,銀行業信貸利率持續下行,主流信貸產品如房貸與消費貸利率已較前幾年顯著下降。然而,信用卡透支利率仍保持堅挺,資金成本的差異促使部分優質信用卡客戶轉向利率更低的消費貸產品,銀行信用卡業務整體呈現收縮態勢。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截至二季度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15億張,較一季度末減少0.06億張,延續下滑趨勢。
此外,交通銀行、廣發銀行、民生銀行等陸續關停部分信用卡分中心。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信用卡業務已告別“跑馬圈地”的粗放式發展階段,開始采用“精耕細作”的經營模式。在此背景下,用戶精細化運營成為銀行重點發力的方向。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