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獲悉,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力爭機械行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速達到3.5%左右,到2026年營業收入突破10萬億元等目標。
《工作方案》還提出了一系列2025年至2026年機械行業穩增長主要目標:重點細分行業規模穩中有升,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優質裝備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柳新巖表示,《工作方案》涉及的機械行業占工業經濟的比重約為10%,未來機械行業的“壓艙石”作用將更加凸顯。
圍繞上述目標,《工作方案》明確從供需兩側協同發力、多措并舉推動機械行業穩定運行,提出3方面14項重點任務。
“全方位擴大有效需求”被置于首位,其中提出推動智能制造裝備在汽車、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軌道交通、清潔能源、農業、建筑、采掘等領域規?;瘧?;加快推進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建設,謀劃“十五五”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持續拉動農機裝備、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醫療裝備等創新發展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機械行業70%的需求來自基礎設施建設和國民經濟各行業新上或更新改造設備投資,是穩出口主戰場?!豆ぷ鞣桨浮窂膰鴥葒鈨煞矫妫岢?項任務,不斷增強機械行業穩增長牽引力。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產業政策研究所所長王昊表示,機械行業穩增長的關鍵任務首先是要全方位擴大有效需求。一方面,要深挖存量市場潛力。加大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實施力度,加快推進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性低的老舊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在工業母機、機器人、儀器儀表、農機等領域加快推動產品供需對接。另一方面,則是要培育壯大新需求。根據《工作方案》部署,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智慧旅游等新經濟新業態,擴大服務和特種機器人、養老康復裝備、冰雪裝備、文旅裝備、教育裝備、增材制造裝備等應用。
來源:經濟參考報 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