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特色鮮明的龍頭企業崛起。
特斯拉、蘋果、英偉達與OpenAI憑借在新能源、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領域的絕對影響力,成為當下時代的典型代表,牽動著全球產業格局與資本市場走向。
今年以來,A股資本市場的投資主線與這些全球巨頭深度綁定。人形機器人主題的升溫離不開特斯拉機器人訂單預期的催化;人工智能算力的火熱背后是英偉達算力需求爆發的驅動;消費電子板塊近期走強,亦與蘋果產業鏈創新及 OpenAI 合作帶來的增量信息密切相關。
這些全球巨頭的動態點燃了A股主題投資熱情。它們既是產業變革的引領者,也是市場投資機遇的風向標。深度參與其中的A股產業鏈公司,分享龍頭引領下的成長機遇,一些能精準洞察產業趨勢、將對時代浪潮的認知轉化為持續超額收益的基金經理,成為資本市場的大贏家。
綁定龍頭,A股產業鏈股價爆發
近期,人工智能巨頭 OpenAI與國內企業達成戰略合作,計劃聯合開發消費級AI設備,這一消息直接推動消費電子板塊走強,相關合作企業也被市場冠上OpenAI產業鏈公司(簡稱“O鏈”)的標簽。
其中,與蘋果產業鏈(簡稱“果鏈”)高度重合的O鏈公司憑借該傳聞股價一路飆升,不僅自身打開新增長空間,更帶動消費電子板塊整體獲得估值溢價,多只個股漲幅位居市場前列,成為市場焦點。
以一只果鏈龍頭為例,此前受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下滑影響,其股價曾長期承壓,但市場傳出其與OpenAI合作后,成長潛力重新獲得市場認可,這家千億市值企業近三個月股價漲幅已接近翻倍。
工業富聯是“綁定龍頭享紅利”的典型標桿。作為果鏈的另一龍頭,它已深度切入AI算力龍頭英偉達的核心供應鏈。憑借與蘋果、英偉達兩大全球巨頭的雙重綁定,工業富聯股價持續刷新歷史高點,年內漲幅超過2倍,成功躋身A股萬億市值俱樂部。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英偉達因算力需求爆發成為全球產業龍頭,A股也隨之涌現出一批“達鏈”企業,工業富聯、勝宏科技、中際旭創等均位列其中,這些公司近年股價表現亮眼,堪稱市場中的大牛股。
除了AI與消費電子領域,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產業鏈公司同樣表現突出。不少原特斯拉新能源車供應商(簡稱 “T鏈”),憑借技術與供應鏈優勢有望快速切入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業務,成長想象空間大幅拓寬,成為今年人形機器人主題投資的最大受益者,多只個股年內漲幅翻倍。
復盤今年A股市場,T鏈、達鏈、O鏈和果鏈的公司股價漲勢尤為迅猛,涌現出不少翻倍股,重倉這些產業鏈的基金凈值表現突出。
這些股價表現突出的產業鏈公司,共性在于緊跟行業龍頭步伐,獲得穩定的訂單業績支撐,并不斷圍繞龍頭需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持續獲取迭代產品的新訂單,這些公司也因此成為基金經理挖掘投資機會的重點標的。
基金經理錨定龍頭產業鏈循勢布局
與A股上市公司緊跟產業浪潮、綁定全球巨頭、不斷拓展新賽道類似,一些敏銳把握產業趨勢的基金經理,通過加大布局龍頭公司及其產業鏈公司也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超額收益,為基金持有人實現凈值增長。
龍頭公司是產業發展的領航者,其帶動的產業鏈機會不僅是資本市場的重要投資方向,更是經濟結構升級的縮影。
從A股歷年投資主線來看,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核心標的:招商銀行、萬科、中國平安、貴州茅臺、果鏈公司、華為產業鏈都曾是基金經理的“心頭好”。
步入新能源與人工智能時代,寧德時代、T鏈、達鏈等公司成為新的布局標桿,O鏈公司蠢蠢欲動,正在吸引大量投資者關注。
深圳一家私募基金的總經理表示,其投資策略很簡單,就是跟隨行業龍頭,歷史上萬科、中國平安都曾是時代的領航者,而當時通過布局這些公司收獲頗豐,不過他不會戀戰,當時代的新領軍者出現時會毫無顧忌地調倉換股。
面對行業龍頭帶動的產業機會,優秀基金經理并非簡單 “跟風追漲”,而是通過系統化分析與組合管理,實現收益與風險的平衡。
多位基金經理基于產業趨勢表達了布局思路。華南某基金經理指出,今年AI行情的回暖,核心驅動力正是AMD、英偉達等行業龍頭的業績兌現;全球算力需求爆發與技術升級的背后,是英偉達引領的海外算力鏈條持續釋放景氣,而國內企業在光模塊、PCB(印刷電路板)等領域,正憑借產能成本優勢與關鍵技術迭代,分享這一輪景氣周期的盈利紅利。
另有小型公募基金經理看好人形機器人賽道,認為盡管產業起步期難免波折,但海外特斯拉與國內廠商的投入持續加碼,尤其下半年特斯拉新技術路線落地后,有望催生新一輪行情。
事實上,市場熱度也印證了這一邏輯:特斯拉機器人的訂單預期推動機器人主題受捧,英偉達等算力龍頭的需求則催化 PCB 等行業走強,那些具備進入龍頭產業鏈潛力的公司,也被市場賦予了較高的估值溢價。
業績兌現能力是核心考量指標
在A股市場,一批基金經理將 “龍頭引領產業鏈” 確立為核心投資框架,通過錨定龍頭公司、拆解產業鏈環節、動態把控布局節奏,謀取超額收益。
華南某基金經理指出,龍頭公司對產業鏈的帶動,本質是 “核心優勢外溢” 與 “需求鏈條延伸” 的雙重作用,具體通過三大路徑實現價值擴散:一是需求擴張,龍頭公司擴張直接激活供應鏈的增量市場,帶動上下游企業訂單增長,形成產業鏈規模效應;二是技術引領,龍頭公司制定行業領先的技術標準,催生生態紅利,配套企業能夠通過技術適配快速切入高附加值環節;三是景氣驗證,龍頭公司業績超預期為產業鏈 “背書”,增強市場對整個產業鏈的信心,推動相關公司估值修復與提升。
“科技行業投資關鍵是提前做好預判,從眾多的科技熱點和趨勢中準確識別真正的產業機會。”華北一家公募的基金經理表示,把握變革帶來的投資機遇,比如A股光模塊、PCB等各領域的龍頭公司深度參與北美供應鏈,看好這些龍頭公司的布局。
該基金經理進一步補充,上一輪移動互聯網革命催生出了智能手機,預計這次伴隨AI發展出現的大變革,或是智能手機的進一步創新,亦或是其他硬件(如眼鏡、耳機)的出現,將會保持緊密跟蹤,把握這些變革帶來的投資機遇。
與此同時,基金經理還會警惕“概念炒作”陷阱,優先選擇與龍頭建立長期合作、占據核心供應份額的企業,而非僅存短期合作或概念關聯的公司。他們認為,確保布局標的具備真實成長支撐,對這些公司的核心考量指標是“業績兌現能力”。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